走访群众民情日记

时间:2020-11-24 20:12:18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

  篇一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

  在xx乡陈书记的带领下,汽车在离开瓜寨村的柏油路之后,右转一会便开始爬山,崎岖的山路,由于是干季,道路并不是很难走。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弯,便到了山顶。陈书记说,以前不久,这是没有路的,这条路还是因为市里面修黑石罗水库才修的路,xx村进出只有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公路依然没有通到村,到公路尽头,还要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

  站在山顶,眼前十分开阔,四周群山高耸,中间很远处可见一条细细的河流在群山间出没。山都比较陡,植被还可以,比起常见的森林来说,还是逊色不少。脚下的一座小山头上,一棵电线杆在黄土和松叶间格外扎眼。远远看去,象我儿子小时候积木玩具里面的电线杆。耳边远远的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书记说,水库正在施工,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山高坡陡,植被相对较好,将建昭通市水源地。[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汽车沿山路蜿蜒而下,又不知过了多少个弯,来到了水库办公地,也就是公路的尽头,不远处几台挖机正在紧张工作,陡峭的山涯上,好多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有的腰系绳索,挂在崖壁上,有的在山崖间来回走动,只要你仔细一看,小河两岸陡峭的山上,到处都是移动着的红色安全帽。山风吹过,这些施工的人,象风中翻飞的小鸟,让人禁不住为他们的安全捏住一把汗。

  可能是上游人烟少的缘故,河水特别清。河边有几户人家,名叫竹林组,源于村子河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已经列为搬迁对象,但由于新的房子还没盖好,暂时还住在这。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村中,书记不停的和老乡们打着招呼,看得出,书记和他们都非常熟悉,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一些我们听起来很陌生的人和事。趁着这些空隙,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民居,这里的房子建筑特别简单,一般为二层瓦房,一层住人,二层堆放粮食和杂物,墙为夯土制成,比较粗糙,有的年深日久,布满大大小小的裂纹,有的已经倾斜,给人以摇摇欲塌之感。房间里面光线黑暗,陈设简单,不管什么看上去都有黑黑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建筑通常不用柱子,直接把梁架在夯土墙上,整个房屋由夯土墙承重,使得屋内空间逼仄,采光不畅。我惊异于这是山区,自古以来树木众多,为什么房屋建得如此简单。在我印象中,这样的房屋是抗震性能最差的,墙一倒,整个房屋就倒了,如果使用柱子,可以做到墙倒房不倒。上帝保佑,这一带历史以来估计地震不多,才使得这里的人民在这样简单的房屋里,安然度过了多少个日夜。[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书记说,这里已被列为搬迁移民,属于xx村的一个小组,为了搬迁工作,他不知来做了多少工作,甚至开玩笑的说把一家人的茶都喝完了、凳子都坐坏了,才把工作做下来。虽然这里土地贫弱,人烟稀少,交通不畅,但俗话说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花子窝,移民搬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真是不小。

  沿河步行而下。两岸山势极陡峭,河边但凡能栽种的地方,都已开辟成地块,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几十公分宽,能种的则种,不能种的地方也种上了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山顶大多是在碗口粗的松树,远远望去,就象戴了一顶绿帽子。书记介绍说,现在是春天,还很冷,过久山上的杜鹃花开时,很是漂亮。我想象着,两岸山花烂漫时,该是一番多么壮观的景象!河水虽不深,但极清,河岸边也看不到各种现代垃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透着浓浓的原始自然风味,就连岸边远远的覆盖着灰瓦的农舍,也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俨然一幅优美的中国山水画。

  沿着河边蜿蜒的小路,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今天的终点,xx村,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坐落在河岸边的高地上,在村子与河之间是一大片缓坡地,地已经作了细致的.翻整,并栽上很多苹果树,对岸是陡峭的山崖,长满的树木,背后也是高高的山峰。村里面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土木民居,灰色的瓦、灰色的土墙,灰色的房檐下的灰色的榔柱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除了偶而一闪而过的几根电线,实在无法找到与现代产品相关的东西。安静,还是安静,除了偶而的几声犬吠和几声鸡叫,听到的只有风声和水声。那个我没去过的、鼎鼎大名的、被游客挤爆了的、号称世界上最美村子的雨崩村,能有这里的安静么?我想。在这里,你看不到什么,想不到什么,也不用想什么,看什么,除了纯净和你的心灵。套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这里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生态的脆弱,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贫困,xx村人均八分地,且大多为陡坡地,土地贫瘠,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土豆收入。近年种植了不少苹果、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但由于管理原因和周期较长,目前还处在投入阶段,没有收入。即便有点收入也因交通条件限制难于变成商品。于是,村里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守着几分薄地,几间老屋,尽管村外的世界风起云涌,这里却是永远的波澜不惊。

  村里修路的经费已经落实了,但修路涉及占用耕地却在村里吵成了一锅。普遍的心理是,都想修路,但都不想出土地,公共利益都想要,但只要涉及自己的私利,便寸步不让,有的修路必经之地的人,漫天要价,甚至要赖要横,无所不用。书记一下午都在找不同的人协调做工作,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想法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今天的工作成效不大”,书记说,“过几天还得来”。对我来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真是不容易!

  回来的路上,一个老乡正在用拖拉机翻地,“老乡,你那机器怎么弄进来的呀?”。“几个人扛进来的”。“哇,好现代哦”!同行的一个小美女说。

  篇二

  根据《姚河乡深入开展统战干部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巩固统战系统“倾听民声、汇聚力量、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成果,推动全乡统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侨胞普查和少数民族普查工作,8月1日到2日,我深入了沈桥、梯岭、龙王、香炉等村开展大走访活动。

  在沈桥村,我走访了秦声树、秦声举户,兄弟两有个叔叔解放前到了台湾从事银行系统工作,属于台属,也是我们的统战对象户。在秦声树户,他反映到现在板栗效益不好,家中还有山场与村民小组有些纠纷。针对板栗效益不好的问题,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现在板栗的一些行情和姚河乡板栗的劣势,比如难以保存,再加上姚河板栗易生虫,才导致效益不佳,但姚河乡党委、政府已经将此事列上日程,并将板栗作为姚河八大产业之一,予以发展,现在已经联系了省农委、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专门针对此事开展研究,寻找最佳解决办法。针对山场纠纷问题,我向村里面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并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了解,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来解决。在秦声举户,他家只有小女儿秦萌在家,秦萌在山东读大学,对发生在家附近的变化表示欣喜,她反映沈桥小学硬件设施条件较差,我向她介绍了发生在沈桥小学的变化,比如正在施工的校安工程、还有学生营养餐工程,中山(黄山)商会捐资34万元新建的沈桥小学食堂等,其他的诸如办公电脑、文娱设施等我们党委、政府将进一步争取资金项目,逐步改善学校环境。

  在梯岭村、我走访了台属朱诵贵户,老人有个哥哥当兵去了台湾,多年前已经去世,儿子媳妇均在外创业,老人身体不好,现在独自一人在家生活,我嘱咐随同的村里有关同志要经常性的关心照顾老人生活。

  8月2日,我还走访了龙王、香炉的一些统战对象户,大部分是地理、风水先生,平时做些红白喜事,这些家庭呢,大多生活比较贫困,有些人有宗教信仰,有些人还相信鬼神,我向他们宣讲了我们国家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要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搞封建迷信,特别是不能传播邪教思想。针对生活困难,有些人有低保五保等民政救助,乡也出台了针对困难人口的救助办法,乡党委、政府将予以考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其他生活救助。

  经过两天的走访,我深刻的感受,每个干部的个人形象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作为一名统战干部我将以此次走访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将被动"坐堂"办事转变为主动"上门"办事,由"干与不干一个样"转变为"干与不干不一样",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干部作风。尤为重要的是,走访过程要深入群众,要学会说"群众话",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特别是遇到一些历史问题、疑难问题时,要主动思考"怎么访"、"怎么讲",力求通过得体的话语,消解群众怨气,得到群众理解,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融洽干群关系。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相关文章: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范文06-27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心得06-26

走访群众的民情日记06-10

2017年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05-31

走访受灾群众民情日记格式12-15

2017年走访群众民情日记06-20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3则04-17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感悟精选05-08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民情日记06-17

民情日记走访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