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民情日记

时间:2022-05-30 20:57:22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三万民情日记

  “三万”活动是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农村发展为主的活动。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3篇三万民情日记,希望大家喜欢!

三万民情日记

  三万民情日记一

  4月19日,阳光灿烂,春风浮面。早上八点半,机关全体干部在办公楼下集合,集中乘车前往南漳县城关镇南背村农户家中进行走访。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南漳县城关镇南背村居委会,老远就看到村支书在大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经过分组,村干部的引导,我们开始了一天走访8户农家的工作。

  距离村委会不远的地方,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户林贵翠的家。家中只见到两个人。林贵翠,一个满脸风霜不到50岁的妇女和她一岁三个月熟睡在摇篮里的小孙子。当村支书记介绍我们一行的来意后,她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面带农村妇女特有的腼腆,一个劲地说不会说,感谢大家了。

  据村支书的介绍,她一家七口人,两个儿子在落户于南背村的华新水泥厂工作,一个媳妇在外打工,家里种有三亩地,由于都是冷浸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粮食基本是自给自足。当问及对国家种粮补贴的政策感觉如何时,她说国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三亩地去年补了400多元,钱都打在卡上了,很明白。当问及她最操心的事时,她说现在什么都好,就是家里的房子一直没把土地证办下来。我们仔细了解了情况,由于2001年涨水,泄洪搬迁时,在现居住地建了新房,当时由于住房规划没到位,久拖至今未把土地证办下来。当我们表示会积极帮助她反应问题,帮助办理土地证时,她哽咽了,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她说, 我在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你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走出林贵翠的家,我的耳边还回荡着那个农村妇女的哽咽声。在我们眼里多么小的一件事,在农民的心中是多大的事情。她的哽咽声,是对我们走进农户的的情感认可,也是我们身上担负的责任。

  三万民情日记二

  上一轮“三万”活动中,市公安局筹资20万元新建了泵站和1200米长的U型渠,虽然工程竣工了,但因为施工方只负责主体工程,因此还有好多后续工作没有做好。为此,这次新“三万”活动中,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付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龚德湘同志要求我们驻村工作组,要将雅店泵站及沟渠的后续完善工作作为为驻村办实事的一件主要内容,让村民能收益并且长远受益,将工程打造成样板工程、惠民工程。于是工作组进村后,又增做了11个防水闸板,加高了U型渠一带护坡3处,夯实了U型渠两旁的松土。今年3月初,一条设施配套齐全的U型渠终于圆满竣工。该工程的竣工解决了本村4、5、6、8组103户村民、1500亩农田的用水问题,相邻的谢花桥村和陈井村也能受益。

  后期,我又根据龚德湘同志的指示,在村书记、主任苏纯胜同志的陪同下,代表市公安局走访并慰问了U型渠沿线受损(房前屋后的经济苗木)的4家农户,受损农户都异口同声地说,你们市公安局筹资20多万元为我们造福,这点损失算个啥!一再推让。后在书记的劝说下,才勉强将慰问金接了下来。

  当我来到负责管理雅店泵站供水的周克红家,了解泵站使用情况时,周克红道出实情:“ U型渠没有竣工之前,以往抽水“跑冒滴漏”非常严重,抽一次水,起码有1/3的水浪费了。以前抽3个小时才能到田里去的水,今年抽水10分钟就能到了。水电费节约不说,还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我们盼修渠道盼了50年,是你们工作组圆了我们的农民梦呀!眼下正是要用水的时节,老百姓今年是不用愁了。”

  从走访回来的路上,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对苏纯胜书记说,今年1月份我们上门宣传政策、走访慰问农户征求意见时,不是三组、四组的农户也提出要帮助他们新建U型渠和改造冷浸田的建议吗?今明两年,漳河新区正在全区施行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有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你一方面要积极规划争取,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要耐心向老百姓解释和反馈意见。否则,三组、四组的农户会不满意的。苏书记连声称好,今年一定努力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和政策资金,通过土地整治,配套将水渠、道路等一起做好,让全村老百姓都满意。

  从这次为驻村新建水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兴修水利的经验,我还从龚德湘同志的身上学到了“一切为民着想”的务实为民情怀。感悟到:驻村工作就是要将老百姓的需求和切身利益作为第一考虑,要将办理的每一件好事实事都要办好办实。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欢迎和称赞。

  三万民情日记三:

  在参加三万活动走访的8户农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户四口残疾人家。户主叫王学兵,是一个聋子,老伴是个哑吧,生有一儿一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当我们在村干部的引导,登上数十级高低不平的山阶时,来到了王学兵的家。 这是一座面积不大破烂不堪的土坏房。一个清瘦的穿着破旧的衣服蹲在门边的老大妈,斜眼看着我们。村干部走上前去,与她比划了比划,大概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家里来客人了。她笑咪咪地走过来,用眼神扫射着我们来的每一个人。因为无法交流,只能听村干部对家里的情况介绍。这是一个在南背村极其困难的家庭,家里种有二亩地,由于缺少棒劳力,勉强能保住口粮,家里也无任何其它现金收入。

  我走进那破旧的土坏房,阴暗的房子里透出一股难闻的味道,房顶上几根梁柱看起来随时都要倒塌,墙壁四处都能看到蜘蛛网。我朝西边的房间看了一眼,里面仍着一床床肮脏的棉被,没有见面可以算床的床板,没有一样能够入眼的物品。

  走出阴暗的小屋,我的内心十分沉重,与屋外明媚的阳光形成强烈的反差。在离我们生活城市不远的小山村,还有生活如此贫困的农民。能够吃好饭,穿暖衣、住间房大概就是他们的最高标准了。与我们同去的80后的记者也一直也我交流着他同样的感受,第一次与如此贫苦的农民近距离接触,心灵是一种震憾!

  我们把慰问金交到了哑吧大妈的手中。她笑嘻嘻的打开信封,把漂亮的人民币拿出来看着,不停的笑,不停的笑,笑着看着我们每一个人。那笑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同她一起笑起来。当我们离开她的家时,她仍然笑着与我们招手,那眼神久久都不离开我们的身影。当我们走出十米开外的地方,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她依然笑着与我道别,我感觉那是对我们再次造访的期盼,那是一份农民对党的关怀的期盼!

【三万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三万工作民情日记07-03

“三万”活动民情日记07-03

关于竹溪残联黄朝文三万活动的民情日记09-06

下乡日记民情日记07-02

简单的民情日记07-04

挂钩民情日记06-27

民情日记格式07-05

我的民情日记09-06

前民情日记08-29

林业民情日记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