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

时间:2020-09-03 15:29:50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

  民情日记是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以下,YJBYS小编为大家介绍2篇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

  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一

  20xx年10月9日 星期天 晴

  下午3点钟,接到办公室的通知,莫常委、蓝副主任要到隆光村来,了解近期隆光村清洁乡村工作进展情况,要我做好陪同工作。下午两点半,莫常委一行没有和村党支部书记打招呼,直接驱车到隆光村同我会合,就直接走往公路沿线的几个自然屯。我们首先到的第一个自然屯是旧龙田屯,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平地而起的小楼房,村庄四周是一块块绿油油的桑树地,村前的小溪水清澈见底,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从公路延伸到屯里。下了车,我们往屯里走,屯里已全部完成了巷道硬化建设,虽然房屋建设没有经过统一规划,显得有些零乱,但条条干净整洁的巷道,让我们对乡村有了新的认识。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五十多岁的村民,莫常委立即上前和他打招呼。

  莫常委:“老哥,忙些啥哩?”。

  村民:“哦,我正要到地里摘桑叶。”

  莫常委:“是这样,我们想跟你了解些情况,方便吗?”

  村民:“好呀好呀,没啥的。到家里坐坐吧”

  莫常委:“不用了,就在这聊一下。镇里和村委派有同志到这里宣传清洁乡村工作吗?”

  村民:“有呀,村委的老党和主任经常到我们屯检查清洁工作情况,还发给我们屯扫帚、垃圾铲。”

  莫常委:“目前屯里清洁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固定的保洁员,大家对我们开展清洁乡村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村民:“说实在的,现在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不晓得各位领导以前有没有到过我们这里,之前村里没有专门存放垃圾的场所,垃圾到处乱丢,有的丢到田地里、有的丢到村前的小溪水里,上游村的垃圾也顺着溪水漂下来。村里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种桑养蚕,所以几乎家家养蚕,有些人会把病死的蚕虫及蚕粪随意的堆在自家门前,臭气熏天,也招来不少苍蝇、蚊子,不担影响自家的清洁卫生,还影响到全村的环境卫生。垃圾袋、小孩吃零食丢弃的袋子也是随处可见。现在好了,有政府帮我们牵头,出主意,就等于我们有了主心骨,目前村里的保洁员也落实了,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拉到指定地点。我们村共有49户,每户每月出资5元作为清洁费用,保洁员每月就可以拿到245元工资。家家户户都能自觉做到门前三包,这样既能减轻保洁员的工作量,又能使巷道长期保持清洁,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垃圾箱离村子有些远,在田间地头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再把垃圾清扫装袋子拿到垃圾箱,不仅远,而且还浪费袋子,如果每家每户门前能放一个垃圾桶,平时把垃圾存放桶里,这样即方便也利于保洁员收集。”

  莫常委:“老哥,非常感谢你,你们屯的清洁工作做得很好,关键是要长期保持这么好的环境,就靠大家今后要持之以恒的自觉做到门前三包,你们以后可得多辛苦了。”

  村民:“这是政府为我们办的一件大好事呀,只要环境卫生搞好了,我们辛苦也是值得的......。”

  离开了旧龙田屯,我们又驱车到了新龙田屯、巴料屯,这两个自然屯的巷道硬化都只做了一半,因资金紧缺,另一半的硬化工作被迫停工了。虽然两个自然屯的巷道只硬化了一半,但清洁卫生工作却做得很好,不再看到那些黑色的、白色的垃圾袋,各家各户的干柴、禾草也都堆放整齐。

  返程的路上,莫常委跟我了解了各个自然屯的基本情况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隆光村13个自然屯,还有6个自然屯的巷道硬化没有建设完成,公路沿线的几个自然屯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相对较优越,巷道硬化工作可以通过群众自身的努力慢慢解决,而那盆屯、那北屯等几个自然屯的自然环境差,土地少,水资源紧缺,群众生活疾苦。了解情况后,莫常委立即作了安排,从办公室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些资金先做好一件事情:扶持隆光村那盆屯15吨水泥,用于巷道硬化建设。

  常有一些干部报怨干群关系不和谐,下基层工作难以开展,我想,如果每一个干部都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办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又何愁没有一个好的干群关系呢?

  20xx年10月13日 晴天

  10月的晴天,艳阳普照,让人心情舒畅。在任两年的隆光村农村指导员及工作队员的时间里,由于得到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对驻村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今天,我到那盆屯了解巷道硬化的资金筹集情况,那盆屯巷道全长960米(其中主干道560米,支道400米),2010年通过群众自筹及政府扶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由于那盆屯承包土地少,经常遭受水灾,人均纯收入低,筹集到的资金只能完成主干道的硬化。时隔四年,那盆屯再次召开群众会议,发动群众再集资,要把剩余的400米支道硬化起来,方便群众的日常出行,目前群众已筹集到资金1.5万元,如群众投工投劳,尚缺口资金1万多元。了解到那盆屯的实际困难后,县委办承诺扶持15吨水泥用于巷道硬化建设,也许我们只是帮了他们一点小忙,可当我把县委办领导同意扶持15吨水泥的事情告诉屯长时,他非常感激地说:“有了政府及各单位的支持,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更有信心了。”

  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二

  20xx年11月20日,聂拉木口岸公安分局1号警务站站长郑金锁作为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聂拉木县樟木镇帮居委会开始驻村工作。没想到,他这一驻就是4年。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朋友,从朋友到亲人,一千多个驻村的日日夜夜,给郑金锁留下的是一生难忘的回忆。

  “最难忘的是乡亲们那期望和真诚的神情!”郑金锁在日记中写到。

  从小在内地农村长大的郑金锁,对农村有着天然深厚的感情,他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驻村刚开始时,郑金锁就与其他队员一起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宣讲开 展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活动内容。这是全区第一次大规模干部驻村工作,群众一个个期盼的眼神,让他记忆犹新。

  “我收到的第一声谢谢,是驻村一星期后。”郑金锁回忆道。

  一天,居民次仁德吉找到郑金锁,告诉他:“小孩要上户口,但是我不知道需要哪些手续,我又不识字,你们能不能帮我办理?”

  郑金锁当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骑着摩托车带着次仁德吉一起来到边防派出所,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办好了。高兴的次仁德吉不停地说着“突切其”(藏语,意为谢谢)。

  后来,随着为群众办实事越来越多,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收到的“谢谢”也越来越多,群众和驻村干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有困难就找驻村工作队”,也成了居委会居民的共识。

  “最难忘的是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员那噙着泪花的神情!”日记本上记录着郑金锁帮助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员后的心情。

  帮居委会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员相对较多,生活中存在许多困难,最麻烦的是冬天缺少柴火做饭。于是,郑金锁和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经过商量后决定,组织帮居委会 警务站十多名民警进入林区捡拾废弃木材。翻山越岭,不通车,他们就用背的方式,将一捆捆废旧木柴送到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员家中。

  郑金锁深深体会到,“驻村工作无小事,只要群众需要就是大事”。从那以后,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和同事们一起去群众家中搭把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最难忘的是地震后亲人再次相见的神情!”“4·25”地震后,郑金锁的笔记本再添上了一笔。

  地震当时,正在轮休的郑金锁立即拨打队友和居委会干部的电话,急切地想了解群众的安危情况。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8级多地震,他的心里深深地为大家捏了把汗,万一……结果他不敢想。

  当天,郑金锁就订了返程的机票和火车票,从老家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安置点。途中,郑金锁电话联系上了队友,得知1人受伤,其余人员平安的消息,悬在空中的心才算落地。当他在安置点再次见到大家的时候,犹如亲人历经生死后的相逢,喜悦和庆幸永远难忘。

【农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相关文章: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12-24

扶贫驻村工作队日记06-16

扶分工作队员驻村日记11-24

清洁乡村工作队员驻村日记11-22

驻村工作队队员生活补贴标准10-09

驻村干部驻村日记05-08

驻村工作队民情小学生日记6篇12-24

工作队驻村民情日记11-16

2021年驻村工作队个人述职报告11-06

驻村日记集锦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