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

时间:2023-04-03 14:29:21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

  采取“一对一”和“二对一”的方式开展帮扶,首先要做好低收入户、困难户秋收期间调研工作,将发现的问题和征集的意见建议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上,下面搜集了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

  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1

  5月6日,星期日,青树坪这座小镇在和煦的阳光下沐浴……

  今天是双休日的最后一天,本来计划在家带孩子的(小家伙才一岁半,正需要人照看),清早起床的时候突然忆起我的帮扶对象禹荣福老人来。心想:不知福伯身体好些了没有,家里承包的二亩多水田栽秧到位了没有,记得上次到他家探望时,他老人家对我说,计划把这二亩多地都种上双季水稻,这是他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想着想着,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决定今天去探望福伯。可是马上又有些为难起来,孩子怎么办,谁来带?巧的是,我母亲出现了,她一进门就告诉我,她今天是上街来买点东西,想自己的外孙女了,顺便过来看看,说完抱起小家伙一阵亲昵。小家伙在外婆的怀里“咯咯”地欢笑。

  看着祖孙俩亲密无间的欢愉,我脸上露出的幸福笑靥里却多了一份忧愁,这份忧愁是为了福伯,他老人家能拥有如此天伦之乐吗?老人家一共有三个儿女,两个女孩早已婚嫁他乡,老伴离世较早,至今离开他已有十多年了,不幸的是唯一的一个儿子久病多年,难以治愈,于去年离开了人世,撒下了一双儿女和媳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让他一病不起,好在有亲人和邻里的照顾,让他慢慢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可喜的.是善良孝顺的儿媳并没抛弃这个不幸的家,而是勇于挑起重担,带着一双遗孤去了娄底开起了出租车,边辛勤工作边供养两个小孩上学。如今只有68岁的福伯留在家里看守家园。

  我心事重重……母亲似乎看出了我有心事,追问情况,我没有说,我怕自己把事情说出了会遭到她的不理解,最后只得借口说自己正有点事急需去办理,只是小孩没人看管。母亲听了慈祥地笑了,说小孩她帮我看管,要我去办正事。我对母亲一阵感激之后悄悄地拉着正在看书的老公出了家门。老公在本地一家医院上班,一直以来,他对我工作上的事一直很支持和关心。我把去看望福伯的想法对他说了,得到了他的支持,并要求陪同我一起去,他还拉着我去了商场买了些补品和肉食品,把摩托车尾箱塞得满满的,我看着细心的老公笑了。

  大约9点钟,我俩骑着摩托一路颠覆到达共同村泽园组福伯的家,一阵三大间的红砖房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房屋还算牢固,是福伯儿子在世时新建的。不巧的是福伯不在家,我正在为难时,村支书担着一担秧苗糊着一身泥垢出现在我们面前。

  村支书就告诉我,村委的几位同志一清早就义务帮着福伯打田栽秧去了,他刚从自家秧田里扯了一摞秧苗过来。

  我对支书夸赞,你们的雷峰精神真了不起呢!

  支书笑呵呵地说,你们政府搞帮扶走基层,我们也不能落后呀。

  我把带来的补品和食物卸下放到福伯家厅堂里,支书看到了很是感激地说:“小戴同志,我替福伯感谢你了……”

  我俩跟着支书到田间时,村委的几位干部和福伯正忙碌栽秧,他们见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由其是福伯那激动的表情真意切,像见到了自己的亲生子女似的。我和老公脱了鞋袜扎起裤腿,下了田跟着栽起秧来。

  福伯见状,很似惊慌,忙说,使不得,便不得,这是苦活,哪能让领导下田,弄脏了你们的衣服。

  我笑呵呵地对说,我也是从农村生长大的,不怕苦不怕脏,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农。福伯见我们坚持,就不好意思再推辞,只是不进地关心问好,要是我累了就上岸休息一会。

  为了避免增加麻烦,中午伙食安排在支书家里,吃过饭后大家稍作休息就下了田继续载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下午四点二亩多水田都载完了(昨天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亩多)。

  一天的工作过去了,大家都觉得有累,但心情很好。应福伯的邀请,大家又去了趟他家,当他接过我们带来的东西时湿润的眼眶里溢满了感激。这个情真意切的场景,我会永远印在脑海里,化作我帮扶的动力。

  临走时,我给福伯留下了一个红包,虽然不多,却装着我对他老人家的祝福。
 

  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2

  20xx年6月7日至9日,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即,湖南省双峰县总工会全体干部职工在党组书记、副主席戴泽阳同志的带领下,分三批次到梓门桥镇永胜村、复兴村开展“二对一”帮扶活动。

  一到村上,工会干部就扛着大米、茶油分赴各自联系的困难家庭。戴泽阳的帮扶对象凌开秀住在山顶一栋破烂的土砖房内,凌老82岁,年老多病,瘫痪在床,其媳妇61岁不幸身患绝症,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务工,她带着二岁多的`曾孙在家。“凌老,我们来看你啦!”在大门口中,戴主席就大声招呼,却未见人回应。走进去才发现凌老一个人坐在黑暗的角落里,她媳妇到镇上的医院打针去了。戴泽阳仔细询问了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并送上大米、茶油和慰问金。

  自“二对一”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县总工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订了具体的帮扶方案和考核制度,每个干部都发放了民情记录本,还将帮扶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二对一”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让工会干部“接地气”了解基层情况,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3

  久雨后的阳光温和灿烂,但气温不是很高,大家穿着较厚,感觉还有一丝冷。我们几个“二对一”帮扶对象在沙塘乡沙塘村的人,联系好去走访我们的帮扶对象。

  今年,我的帮扶对象叫杨小春,是沙塘乡沙塘村一组村民。在去的路上,我在想象我的这位帮扶对象应该是一位老太龙钟、慈眉善目的老大爷或者老大娘。我在村支书的引领下,在乡村路上左拐右拐,来到一栋陈旧的楼房前,看到有一个穿红上衣、蓝裤子、赤脚穿拖鞋的大男孩,正把湿衣服凉放倒在坪里的树枝上。同去的村支书王书记告诉我,那个正在晒衣服的年青男孩就是杨小春---我的帮扶对象。王书记对他叫了一声春伢子,他没有反应,也不理会,自顾自的凉湿衣服。我想他是不是听力有点问题。当我近距离见到杨小春时,只见他单瘦脸,脸部有点扭曲变形,眼睛没有光彩,嘴巴合不拢露出右边的三颗门牙,双腿盘曲,身体站不直,显得有点倾斜。他的'娘从屋里出来,看到王书记叫了声“王书记”。王书记向她介绍我们的来意,她同我们打招呼,连声说太感谢了,感谢领导的关心。她让我们在门外坐,说,我的儿子杨小春,今年27岁了,因在3岁时患重感冒发烧,无钱医治,而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到六七岁时,看到别家小孩子都上学了,尽管家里条件差,还是千方百计想办法送他读书,读到小学三年级时,因他说的话其他人听不清,小孩子们嘲笑他,他就读了,以后再也没有读书了。直到现在,他的面部肌肉仍然扭曲变形,嘴巴也合不拢,说出来的话有时连他的老娘都听不清,走路一拐一拐的,行走极不方便。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目前,靠在附近拾破烂、废品等谋生。

  他的老娘告诉我们,尽管她自己是女性,年纪也有62岁了,身体不是蛮好,但她比一般的男人更有骨气,不要集体照顾,不要亲戚朋友施舍,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艰苦劳作,保持天天粗茶蔬菜饭,过最简单平常的日子。她说自己苦一点没什么,最关心的是她的儿子杨小春,现在27岁了,生活不能自理,煮饭煮菜、洗衣浆纱、买东买西,什么事都要她亲自动手,儿子的生活全靠她照顾。而其他人的儿子27岁就已经结婚生孩子了。她说不怨别的,就是怨自己的命苦。情况是这么一个情况,而她则是60多岁的老人了,她自己年纪大了劳作也一年不如一年了,想到今后儿子的生活,她坚毅的眼神暗淡下来,眼睛里显出了红丝丝。

  我们劝她,要过好当前的日子,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特别是对贫困户、贫困对象的帮扶力度增强了,我们今天来,是政府的安排,也是代表我们的心意。她说,那是,多年来,政府和领导对她及儿子的关心、支持,邻居和亲朋对她的帮助、关爱,她都心中有数,记在心里。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大家的关心。

  她目光不由自主的转到杨小春身上,指着他穿的衣服说,这些衣服都是附近好心村民给他的。她起身在门角里拿出好几只不同的鞋说,还有好多鞋子,也是村民们给的。因他走路时,双脚总是向前趋,每双破烂的鞋子都是前方被他的大脚趾磨穿了一个大洞。每年穿的鞋子要40多双。如果去买的话,不晓得要花多少钱。我记下了杨小春的鞋子尺码是40码,心想下次去的时候,带几双新旧鞋子给他,还有新旧衣服也带一些过去。

  我给了杨小春200元,说要他去买点什么。他还有点羞涩的意思,不愿意接。他的老娘很不好意思,说我们太客气了,太好了,对她们娘俩这么关心。我知道这点钱对他的帮助实在有限,只能表示我的一点心意。

  如果我们对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多一点帮助,他们心里会多一些温暖,大家的心情会多一些快乐,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二对一帮扶的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帮扶民情日记例文06-22

帮扶工作民情日记06-21

扶贫帮扶民情日记06-21

帮扶干部民情日记06-06

帮扶村民民情日记05-28

帮扶民情日记大全07-04

扶贫帮扶民情日记3则06-20

走访帮扶户民情日记06-22

双联帮扶民情日记05-28

帮扶扶贫结对民情日记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