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

时间:2022-05-31 18:58:14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

  看到主任一行前来慰问,易地发心中始终有种说不出的感激,一口一声共产党好,接下来要给大家推荐的是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欢迎阅读以及参考!

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

  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1】

  今天组织部送我到村里,村委给于我的第一观感是破败不堪,村委办公楼在建中,一间近于发霉的木架结构房立于一片狼藉中,没有正规的办公室、没有电视,没有电话(坐机)。村委驻地有十余户人家,其间贯穿着一条古老的青石板路,这条路正是徐霞客游记中零碎提到的茶马古道。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人兼任。

  该村有14个小组,3199人,年人均纯收入1326元,主要经济收入为外出劳务。

  体会: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村落,依希可见的古文明里透着强烈的剽悍的民风。

  召开村委班子会,讨论有关新农村建设规划。支书在发言中与我谈及:“现在农村工作难做,中央政策放得太宽,应收紧。农民很不听话,无法用文明的方式领导,需用强硬的方式领导才有效。”

  思考: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中央政策太过开放,干部领导能力不断削弱。经过几天的观察,有关于支书说的“需用强硬方式领导才有效”的道理,确实客观存在。这到底是精英阶层说的“民族劣根性”还是人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体现呢?!村支书系对越作战老兵,工作作风粗暴,但在村民眼里威性极高,很多人都听他的话。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今天一口气走了5个村民小组,座谈了9位村民。问及中央对农村政策的评价,他们几乎不假思索的说“国家对农民的政策,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闲着不劳动,每年每亩地都能得到近百元的补助,土地承包面积多的人家,每年可领上千元钱。”问及对地方政府评价时,很多村民不假思索的说“那些都是吃喝乱造(遭踏钱)的,四川地震他们街上摆捐款箱,碍于面子我们好多人都捐了,但我们认为,那些钱不会到四川”。

  体会:农民对中央的评价极高(笔者走访过很多农民,不止是这个村的。),特别是对温总理评价近乎于感激。反观地方政府,农民的言词里透着的不是批评,而是鄙视。作为地方干部,我为此脸红、难过。

  长假没法休息。今天由我组织召开在建村委办公楼缺口资金自筹问题的会议。该建筑今年8月开工,当时我还没到村里任指导员,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由镇政府安排。县里对此工程拔款8万元,但工程投资预算高达20.5万元,从中缺口12万余元需村委自行解决。现在,由于没有钱,工程到了60%左右,承建方便停工了。

  会议没有任何结果,村里除了指望我向上级组织协调资金以外没有其它办法。

  思考:前些年,媒体相继暴光一些乡镇政府负债惊人,负债主因是接待费开支。我看未必,负债中还有一个大项,即基础建设工程款的拖欠。小平同志说“思想再开放些,步子再大些”指的并不是这种工程建设上的`大胆恶性超支,把政府责任转嫁于企业法人(包工头)身上或农民工身上。古人说,有多大锅下多 少米,而部份地方政府上演的却是“有多少米就下多少米,无需考虑锅的问题,反正不是私人欠款,是公家欠款”的荒唐剧。

  早晨起来推开门,满世界的雨扑面而入,天一片蒙蒙,很冷,心里顿生莫名的沮丧与绝望。

  午饭时分,一个七十多岁,衣着褴褛的老爷没有敲门便走进了我的房间。他说“我是一个无儿无女的独人,村里因为我不给他们在我地里建水池,把国家给我的低保补助取消了,你是上级下来的,请帮我解决一下”。我答复他:“这件事情我不了解,我需问一下村长,但无论事情如何,我都会妥善为你解决的,你明天来,我会给你满意答复。”

  其实,这事情我了解。因由,村上要为某小组建水池,选址在老人的土地上,老人漫天要价无法谈妥。为此,村长告诉我并向镇党委书记汇报:“要取消这人的低保。”书记听后表示认可,当时我没有表态。

  下午,我买了酒到村长家。我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老人漫天要价是不对的,水池是公益事业,他应给于支持与付出。但是,作为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平时生活中一定偿受到了来自村民世俗的鄙视,也因此造成了他闭塞、痛苦,仇视村邻的心理并因此反对在他土地上建设受益村民的水池。”村长对我说的话表示赞同,他说“上级就是上级,大学生就是大学生,说话有理有据,有情有节”。我说:“所以,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换位思考,如果这样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老人的。同时,一是一,二是二,老人不同意在他地上建水池与他亨受国家低保是两回事,前者是他的权利,后者也是他的权利。你现在取消他的低保,本质上就是打击报复,是说不过去的错误,你下一届还要选村长。此事如传开,试想,还会有多少人选你?”。村长妥协了,答应退还老人的低保。

  全村农村医保工作处于全镇未尾,为此我们村委班子分头行动,到各组进行催缴。

  到组上,我组织村民开会。我问:你们每人只需交20元,这种农民(你们)绝对受益,国家还在为你们补助,生病住院能报55%费用的民生工程,怎么你们不支持不缴纳?村民说:“没医保时,一个阑尾手术医院收一千多块钱,有医保后他们收二千多左右,换句话说,农民在医保里享受不到多少钱,扣出所交的钱,根本没享受到。到医院,医生会问有医保没有。同样的病,如果有医保,医院收费就高,如果没有医保,收费用就低。”。

  我说,这种现象我第一次听说,但我必须向你们说,这不是国家贪了你们的钱,你们不能误会,这本质上是医德医风的问题。是个案,不是普遍存在的,遇到这种事,你们可以向政府反映。医保还是要入的。

  今天是勐养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评比的第一天,下午将近三点,曼卡村的村民已聚在开会地点。看得出,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我心里由衷地高兴,因为除了评比活动以外,我积极和派驻单位联系,请到了两位州委党校教师来给他们上课。玉炳副书记将这两位老师向村民们作了简短介绍。课堂上李永仙老师讲授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杨林老师讲授了土地承包法的内容,在这一个多小时的知识传授时间里,村民们始终在认真地听,课堂程序井然,因为讲课的内容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涉农政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工作。

  科学合理种植,促乡村经济发展

  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指导员的双重身份,实施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入户、扶贫攻坚和农村人才培养是我们作为驻村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职责,今天,我本着这个原则来到跳坝河村委会苦竹林村小组举办了一期橡胶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苦竹林村地处勐养镇的偏僻山区,全村共有11户58人,劳力33人。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全村橡胶发展较快,因不具备丰富的生产知识,栽培、管理和割胶技术落后,加之有的胶农不顾气候寒冷与否进行不合理种植橡胶,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村民们这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着我镇民营橡胶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参照云南省农垦总局《橡胶栽培技术堆积实施细则》,结合农村实际,对胶苗、病虫害防治等整个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培训,并整理出一份《勐养镇民营橡胶栽培生产技术管理准则》发放到每一个农户家,通过这次培训使他们在橡胶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为了加强村民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了解,使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村“两委”班子和驻村指导员共同研究后,认为不少村民思想观念跟不上当前改革大潮,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针对这一实际,今年4月以来,村委会组织广大村民开展大学习活动。一方面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骨干动员会,深入110余户农民家中、地头,向他们讲解党的十七大精神、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大意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民,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村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组织村民收看中央电视七台播放的《乡村大世界》和《致富经》等栏目。许多村民纷纷反映中央电视七台播放的节目,使他们学到了许多农业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致富信息,扩大了眼界,为搞好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近2个月的村民大学习活动,受教育农民达20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极大地激发了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勇气。

  领导的看望,点燃我百倍信心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但这次来到农村和往常不一样,肩负重任的我,和其他驻村指导员一样,做好心里准备来到所派驻的村里,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由于村寨里项目都是统一规划,部分资金还没到位,因此有些项目还未能够按计划实施。 进村一个多月来,我主要是先了解村情民意,做好宣传,为村民多办实事,调解一些矛盾纠纷。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自己一心想着为村民好,为村寨发展着想,可有些村民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新手,处理一些事情时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想去向领导请教,又因为路途远,交通不方便,有时候感到很无奈。今天,正当我悲观失望的时候,州、市及嘎洒镇的领导来看望我,亲切地询问我驻村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同时给我提出很好的建议。领导的一番番话语,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不论我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再低头,一定会迎韧而上,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2】

  1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实普带领办公室主任鲍茂刚,在地瓜镇党委、人大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木卡村进行慰问孤儿、残疾以及五保等困难群众。

  当天,王主任一行在木卡村村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村委领导和困难群众交流谈心,详细了解该村基本情况及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开展党建扶贫、驻村工作、 “四项工作” 以及该村交通、水利存在的问题、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村级主导产业、村两委班子建设以及发展农村党员等提出新的要求。

  王主任向10位困难群众每位发放了棉被一床、棉衣一件,现金200元。并发现该村下厂河组患白血病的孤儿余树林,该孤儿仅10岁,读小学四年级,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外嫁从未关心过他,由于家庭过于贫穷,从未到大中型医院医治,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当王主任将200元现金和棉被、棉衣递给他两奶孙时。两奶孙顿时泪如雨下,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大家都悄悄檫去自己眼中的泪花。王主任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生活,并表示将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帮助这个可怜的孤儿。在回来的'路上,王主任立即致电县红使字协会等单位,要求这些单位及时争取项目和资金,对这个可怜的孤儿进行医治。

  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3】

  今天我走访的是村里退休的老干部**家,曾今他们为村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第一位肖村退休多年的妇女主任,今年76岁了,老人身体很硬朗,精神也很好,说话总是带着微笑,合不拢嘴,她告诉我,家里几个孩子发展都很好,今年退休工资也涨了,待遇好了,日子过得很好。希望村里其他人也能过得更好,老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挂念村里的事情,这是很难得的。看到她慈祥和蔼,心态平和,圣体健康,我就放心了。

  从她家出来,我又赶往另一个老干部家,他是住在小圩村的董学好书记家,今年64岁了,退休后董书记还自己种了几亩地,他跟我说今年收成还可以,收获的粮食留足自己的口粮还有的.卖,他说庄稼人改变不了做田的习惯,就算生活好了,还是每天要到地里去,要不然浑身不自在啊,说到这里我们都笑了,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能感同身受老书记的想法。

  通过对退休老干部的走访:我发现他们心态很好,生活井井有条,张弛有至。希望党和国家能够给予这些基层老干部更多的关心,让他们晚年无忧。

【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精选走访慰问民情日记07-04

走访慰问民情日记07-05

关于走访慰问民情日记06-28

民情日记走访08-24

走访村民的民情日记06-27

走访农户的民情日记06-28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07-04

入户走访民情日记07-02

走访村民民情日记07-05

走访农户民情日记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