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杨善洲》有感日记

时间:2020-08-23 18:26:01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观电影《杨善洲》有感日记

  3月5日  星期一 晴

观电影《杨善洲》有感日记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在组织部的号召,周二,学校组织了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灰色的背影,淳朴的民谣,光秃的山头上站立着一位满脸风霜正在数山头的老人,他就电影的主人公,一位把善行吹拂到真个大洲的人。

  杨善洲,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公正,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亲历过滇西大粮仓干旱的他,在久逢甘露时,说道:“这次是老天爷救了我们,以后我们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龙王。”正是由于这次经历,坚定了他退休后,放弃在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的决心。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我决定退休后回到大亮山种树,为家乡做点事,也当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带上办公室里的那盆雪松回大亮山了“中共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去当雪松。”这是杨善洲的一句口头禅,朴实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回到家第二天,他就背上家伙,把那盆雪松种在大亮山上,谱上了他计划的第一个音符。在得到大家的支持后,他一方面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底,盘算着种什么树,怎么种。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是资金短缺,杨善洲到处寻找树苗。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目,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他不怕丢面子,自己到街上去捡果核,完全忘了自己曾经是一名地委书记。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中谋取私利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

  杨善洲无论下乡还是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不用公家的半分半厘。坐吉普车,他坚决要打表,交汽油钱,他说:“虽然不在岗位了,但原则还是要坚持。”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了3亿元,移交林场时,他也不占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值得后辈学习的精神财富。

  为官的几十年来,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妻子,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的女儿。作为一名父亲,他是失职的,他为了参加村里举行的收割大赛,却没能参加女儿的婚礼。他为了村里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动了关系将村里的老师转了正,但却没法帮女儿转正,让女儿与丈夫、儿子长地分居长达15年。但他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会主动提着女儿的行李送她上车,乞求女儿的原谅。他会默默地在女儿的家门前种一棵大亮山的树。对于女儿的埋怨,她伤心过,流泪过。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在杨善洲生命的尾端时,他嘱咐女儿:“我死后,把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洒在清水涧,我是在那儿参加的革命然后入的党,那是我工作的起点。一份埋在大亮山的那棵雪松下,那是我工作的终点。第三份你们帮我收着,最后把我和你们的母亲埋在一起,这样我就能一直陪在她身边了。”这些话让我想起了另一位革命先烈刘少奇同志,刘少奇也说过相似的话:“我死后,要把骨灰葬在大海里,因为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他们都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他们都无怨无悔,早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且甘心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观电影《杨善洲》有感日记】相关文章:

观电影《暖春》有感01-22

观电影功夫熊猫有感01-09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12-23

观励志电影《角斗士》有感作文12-17

观中国合伙人励志电影有感09-16

观《飞虎队》有感12-31

观长征有感12-31

观《绽放》有感12-29

观《飞天》有感12-28

观《天道》有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