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日记

时间:2020-09-09 19:17:58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数学实践日记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为此,我校数学老师开始了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尝试。可是令老师叫苦的是,学生每天的日记总是同一个模式似的。例如:一年级某学生一周的数学小日记如下:

数学实践日记

  今天妈妈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买了3个,一共有几个?(10月25日)

  今天我同桌买了2块橡皮,我买了1块,一共有几块?(10月26日)

  今天我吃了5颗糖,还吃了一根冰棍,一共吃了多少?(10月27日)

  今天我做了4道数学,又做了3件好事,一共做了多少?(10月28日)

  似乎是为了写日记而编日记,变相为编应用题。更叫你煞费苦心精心批改的一篇篇日记发到学生手中,竟如飘絮入水,激不起一点涟漪。于是,老师的批改劳而无功,学生的数学日记成了一种应付,一种形式。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现实的数学,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是数学化的结果,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我们要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要学生学会并且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可现实中为什么学生的数学日记会变相为单纯的编应用题呢?究其原因何在?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三点策略。

  一、影响学生联系生活的三大因素:

  1、教学方法上: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程式、思维方式教学,不管所教学的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意图在教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符合考试规格的“产品”。记得一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办公室与一位学生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师:昨天我们学了20以内数的加法,老师是叫你们回去写一篇用加法计算的数学日记,你再去写一篇,好吗?学生非常乖地点头。其实学生的日记上是这样写的:今天妈妈对爸爸说,你不要再抽烟了,一小时抽了5支烟,伤身体的。不是写得很好呀,这里的数字不是表明爸爸抽烟次数太频繁了,不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吗?在老师心目中怎样是数学日记,一定要可以用算式计算才是吗?那还不如直接叫学生编应用题更明确些,何必用日记来含糊呢。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记日记的是孩子,在他们的思维里那就是数学日记,有什么不对呢?试想:学生是孩子,教师是成人,他们怎么能够走进教师的思维世界,成为教师思维的代言人?

  2、教师角色上: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比他们有更多的知识。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成了权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把自己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我讲你听,我问你答,一切以我为中心”,那么这样会更加拉大师生的距离,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蒙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眼睛,也难怪他们会懒懒地复制前一天的日记,会给你看一些形式的、枯燥的日记,这一些都是你老师要以自己为中心,孩子能不服从吗?

  3、教学侧重上: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师的附庸。教学由此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脑袋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一一“灌进去、储存住、倒出来”。直接导致学生体验生活不够,关注生活的机会少,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能力低,最终学生学习的数学远离生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世界就像一潭死水,他只能呆板地重复着你灌输给他的那点死死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三点策略:

  正确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使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数学日记还能为课堂学习提供有趣、丰富的数学生活情景。为此,我们要发挥数学日记的真实功能,正视自己,珍视学生,真正做到在乎学生,做到教学民主,给每个学生在拐点处指明方向,在阻塞处清除障碍,在昏暗处透进一线亮光,在空白处播上几点嫩绿…你就会看到数学日记为教学放出的彩光。

  1、在乎学生脑海里“数学日记”这个概念。

  如今,参加过新课程培训的老师,大部分教师在尝试着培养学生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以便看到一点改革效果。可是在实施中,老师看到的是学生天天复制的作品,是多么枯燥的编应用题,数学日记“变质”了,这是为什么?是什么使学生禁锢了自己生活实际的大门。可能问题就出在教师身上。这时,我们不妨来听一段孩子与妈妈的对话:

  妈妈:今天什么作业?

  孩子:…数学写一篇日记。

  妈妈:数学日记怎么写?

  孩子:就像以前编应用题一样。

  妈妈:那,就叫编应用题吧。

  孩子:有点不一样,开头要写时间、天气呢?

  以上这段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告诉我们,学生脑海中的数学日记就是编应用题。再联系前面办公室里教师与学生的一段话,难道要反思的不是老师吗?我们要正视自己,珍视学生,在乎学生自己脑海中对数学日记那个非常不稳定不清晰的概念。对他们乐于真实、善于发现、敢于表现的思绪要加以认可、甚至鼓励,从而使他们敢写、会写、愿写,产生一种去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热情。学生可能会写较多类似于应用题的日记,我们作为与学生共同研讨的一员,不能对学生这种倾向加以指责,要把这种倾向作为一种教学时机。可以将趣味、生动、真实的日记像语文作文一样当范文印发给大家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会知道如何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

  2、在乎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资源。

  在学生日记本中经常会有我们课堂上可以利用的'绝妙资源。只要我们有旺盛的精力,满腔的热情,敏捷的才思,只要我们坚信:“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从心底里在乎学生的日记,坚信“烂泥坑中有黄金”,用审美的眼光,全神贯注,寻找亮点,常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惊喜。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知识前,我看到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今天,我碰到一道怪题:小明今年7岁,但只过了两个生日,小明是( )年( )月( )日出生的。真奇怪,小明今年7岁,应该过7个生日才对,是不是小明家里太穷了?还是小明的爸爸妈妈不疼小明?”

  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我就用这篇日记来导入新课。一些学生被难住了,另一些同学积极思考,思维非常活跃。通过这样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学习闰年的知识作好了铺垫。

  从上述的片段中,不难看出,教师要有敏捷的才思,随时抓住机遇恰当地把学生的日记纳入课堂丰富学习资源,可以在学生思绪的阴暗处点亮火把,从此,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3、在乎学生的在乎。

  记得我班有一个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有一次我只给他写了批改日期没写评语,在评讲课上主动站出来说:“老师,你还没有给我写评语。”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我让他坐下去,说等到下课后再补。可是下课了,我就匆匆离开教室,此事被搁置一边,再也没提。该生非常失望和懊恼,从此失去了写日记的兴趣。过后,我自己进行了反思,单说他对老师评语的“在乎”,我就觉得,应该大大肯定和赞许一番才是。可是,我却漠然置之,这是多么大的失策啊!“没在意”和忽视了学生的“在乎”,或许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粗心,可是,还有一些教师对此采取了否定、批评甚至嗤之以鼻的态度,这就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了。对于学生的“在乎”,我们应该“报桃以李”,还以一种更为“在乎”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是一种首先的和政治的情感,培养这种情感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数学日记让数学生活化,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眼界,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日记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评价能力,愿数学日记成为每位数学老师教学的好方法、好帮手。

【数学实践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格式10-31

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01-27

实践活动民情日记10-07

支教日记综合实践11-19

数学日记格式要求11-06

支教实践活动日记10-07

社会实践支教日记11-19

暑期实践日记(3篇)09-17

道德实践日记怎么写06-27

数学日记的内容数学手抄报01-27